用得AI多會蠢?微軟:白領正喪失獨立思考能力!3招保持思考活力

微軟(Microsoft)與卡內基美隆大學(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)近期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,生成式 AI 雖然能提升知識型工作者的效率,但長期使用可能影響批判性思考(Critical Thinking)與問題解決能力(Problem-Solving Skills),並改變人們的思考方式。

過於依賴AI來處理工作的話,贏了工作的效率,輸的卻可能是自己的水準:(按圖了解)

該研究針對 319 名定期使用 AI 工具(如 ChatGPT、Microsoft Copilot)的知識型工作者進行調查,發現 AI 工具對他們產生以下影響:

問題解決能力下降

使用者在使用 AI 後,更傾向於驗證 AI 的結果,並將思考重心放在資訊驗證、整合 AI 回應和任務管理上,而非從零開始分析問題或思考解決方案。

批判性思考減少

對 AI 產出內容較為信任的使用者,更可能直接接受 AI 提供的答案,而不會進行額外驗證或批判性檢視。具備較高自信心的使用者仍會審視 AI 結果,但 AI 的可靠性提升後,他們主動思考的頻率可能下降。

研究人員強調, AI 並非讓人變笨,而是改變了思考習慣,使人們更偏向「驗證 AI 結果」而非「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」 。

長期依賴 AI,知識型工作者可能面臨哪些風險?

研究指出,工作者對生成式 AI 工具的信心與與批判性思考的程度呈負相關。這與過去科技發展對人類認知能力的影響相似,如計算機的普及降低人們的心算能力、GPS 讓人們較少使用地圖,影響空間認知能力,或是拼寫校正工具降低了人們對拼寫的敏感度。

如今,AI 可能正在以類似方式影響批判性思考與問題解決能力,特別是在數據分析、決策制定和內容創作等知識型工作中,其潛在風險不容忽視。

被AI縱壞了?新人連程式都不會寫 有人不屑Elon Musk卻不認同

研究人員還發現,長期依賴 AI 可能產生過度依賴現象,這種過度依賴可能進一步影響專業人士的思維模式與技能發展,其風險包括:在高風險決策情境下,難以進行獨立判斷;由於 AI 產生的內容大多基於現有數據,較少創新元素,長期使用可能影響獨立思考與創意發展;當 AI 自動提供答案時,使用者較少主動檢索與思考,可能影響學習動機與對問題的深度理解 。

資訊來源: https://www.hk01.com/article/60249180?utm_source=01articlecopy&utm_medium=referral

Scroll to Top